English

峡江涌春潮

——三峡库区农村移民见闻
2001-01-04 来源:光明日报 本报记者 曲冠杰 我有话说

三峡库区山高谷深,土地资源先天不足,贫困县连接成片;而水库又将淹没36万余亩良田沃土,使库区土地更加捉襟见肘。而后靠安置的则多为有待开垦的坡地,土质瘠薄,环境恶劣;此外,千百年来形成的乡土观念和安土重迁的思维定式,使许多农民对搬迁顾虑重重。这就使移民、特别是占移民总数40%的农村移民的安置十分棘手。三峡建委移民开发局局长漆林说:“三峡工程最难做的工作就是移民。”而农村移民更是难中之难。

三峡移民工作实行开发性移民方针。这一方针要求遵循可持续发展战略,多途径、多形式为移民创造新的生产生活条件,形成新的生产力,使移民生产生活水平达到或超过原有水平,并为库区长远的经济、社会发展创造条件。

遵循这一方针,面对极其复杂、艰巨的工作,广大移民工作人员披星戴月,废寝忘食、走村镇,访移民,甚至有人献出了自己的宝贵生命。记者在万州区遇见了漆林,这已是他今年第17次来到库区。1992年奉节县安坪乡被确定为首批三峡移民试点乡,上任不久的乡长冉绍之当时患有严重的关节炎和哮喘病,他带队沿江勘察5次,步行300多公里,挨家挨户说服动员,为此,他曾经落入冰冷的江水中,几乎被江水卷走。功夫不负有心人,几年间,全乡在大巴山的崇山峻岭间新建房屋2万多平方米,新修的公路贯通全乡大部分村庄,在1260亩新开发的果园里,脐橙树苗生机勃勃。已有1500多移民迁往新居。纯收入也由迁移前的200多元,一跃达到875元。冉绍之也因此而荣获“全国先进工作者”和“人民满意的公务员”光荣称号。秭归县茅坪镇党委委员徐德耀,在领导千人会战“风茅”公路时,为了18名农民的生命,最后撤离塌方险区,被巨石砸断双腿,跌下百米悬崖而以身殉职。正是这些人的无私奉献和辛勤工作,使三峡移民取得了实质性进展。

绝大多数农民也表现出高度觉悟,积极配合搬迁。在库区到处传诵着舍小家顾大家的动人事迹。73岁的秭归县茅坪镇贵店村一组移民谭德训,为确保三峡茅坪溪改道工程,率领全家16口人,拆掉7间房屋,于1992年9月底搬到临时棚里居住,正式拉开三峡百万大移民的序幕,成为库区搬迁第一户。

在秭归县新城附近的银杏沱村,记者见到,村子依山临水,地势开阔。山坡公路旁,一排排二层白色小楼整齐有序。村干部黎祥源向记者介绍说,全村将公路沿线作为移民搬迁安置小区,坚持高标准配套建房,同时发挥靠路、靠港、靠山、靠城的地理优势,坚持走高效生态农业安置移民之路。做到“山间一条路,山上一片林,山下一片田,山周一片园”。现已发展茶果园500亩。再经过3—5年的努力,争取实现人均纯收入5000元。

除就地安置外,为确保库区的可持续发展和移民的生产生活。国家决定部分移民外迁。重庆市移民局局长刘福银介绍说,外迁移民数量大体在12.5万人左右,其中重庆10万人,湖北2.5万人。湖北外迁移民安置全部在本省解决,重庆则将有7万人外迁至比较富庶的沿江沿海的11个省市安置,目前,此项工作正在有序展开。

记者来到位于三国吴蜀相争的古战场——宜昌市亭区磨盘村采访时看到,新修的水泥路旁新楼房鳞次栉比。秭归县香溪镇望江村移民周志同1996年8月底迁至此地,全家3口人,分到耕地2.1亩、园地1.5亩、山林5亩,并在当年11月投资5万元建起一座270平方米的二层新楼。磨盘村为了安置移民,让出林果场,给足土地,还投资68万元新修4公里水泥路通到移民点,投资5万元架设专用线到移民家中。移民在此大都安居乐业。一位移民对记者说:“现在要我回秭归,我也不回去了。”

手机光明网

光明网版权所有

光明日报社概况 | 关于光明网 | 报网动态 | 联系我们 | 法律声明 | 光明网邮箱 | 网站地图

光明网版权所有